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吉人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老虎是“人”——吉溥画虎的独创性

2011-10-14 15:41:59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•马鸿增
A-A+

  老虎入画,由来已久。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就曾批评过“画虎不成反类犬。”周、秦、汉、晋,代代不衰,漆器、石刻中尤为多见,作者皆为民间艺人,故未能登上“大雅之堂”。至宋代《宣和画谱》,始分绘画题材为十个门类,其中“畜兽门”含有老虎,将其定位,与豹、鹿、豕、獐为伍,说是“画者取其原野荒寒跳跃奔逸,以寄笔间豪迈之气而已”。

  从古至今,对老虎的审美形成基本定势,那就是从老虎的自然属性入手,表现其勇猛、强悍、威武、生气,或者寓有吉祥,避邪的意味(如小孩的虎头帽、虎头鞋)。20世纪以来的虎画,大体仍停留在以形写神的层面上,只是手法有所不同,有的细入毫发,有的墨彩交融,有的水墨淋漓。虽然不乏气势,但总觉得缺少些深层次的内涵,难以达到耐读耐品味的境界。

  吉溥先生虎画的出现,打破了虎画界波澜不惊的局面,给这一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。

  吉溥精谙文史、老庄,工金石书画,可谓传统深厚。在此基础上,他孜孜探索新径,至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而大放光焰。吉溥画虎的审美独创性在于,他将老虎最大限度地人格化、拟人化、哲理化、写意化,一句话,他笔下的老虎是“人”。他把自己全部的修养、情感、精力,都灌注到虎画之中,乃至达到出乎常理、出奇制胜、虎我两忘的境界。这是中国虎画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境界,是他独创的文人虎画。

  展读他创作的《诸子争鸣》系列、《金陵十二钗》系列、《寓言》系列等作品,幅幅虎画都是传达画家情思的媒介,而且都是用极为简练的、浑朴多变的篆草笔意来创造的,意蕴深,形式美,相得益彰。“庄周梦蝶图”中虎眼惺忪,伏卧静悟,活脱脱一个“万物与我为一”的化身;“老子天道图”中二稚虎归于一圆,正是万物归于道的表徵;“孙子兵法图”中虎目睨视,恰似兵不厌诈的智者……百兽之王竟成了诸子学说的载体,岂非出神入化?更有奇者,《红楼梦》中的“金陵十二钗”,他居然也能以虎拟之,寓柔于刚,以刚拟柔,谈何容易!淑女们的喜怒哀乐,一颦一笑,各种表情和心理活动,全靠老虎的眼神、嘴角、爪势、动态来比拟。“蓦然见五百年风流孽冤”、“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”、“何须媚眼传情”这几幅尤为令人称绝。

  吉溥画虎达此境界,决非偶然。数十年来,他酷爱画虎,自号虎禅,斋名啸风,可谓与虎为友,嗜虎如命。他经历了从师法传统到自变新法的艰辛历程。每当画虎,全神贯注,想象自己面对猛虎并将搏之,乃将整个生命投入其间,奋力搏战,终将猛虎“活捉生擒”投于笔下。又常觉真虎活虎奔腾于脑际,咆哮于胸中,甚至行于途中,寝于床上,也必折回、跃起,展纸走笔,因而精神勃发,如歌似舞,落笔有千峰云起、骤雨倾盆之概。

  吉溥画虎即画己,心随时迁,笔随心运,故而虎无定虎,法无定法,突破传统,而与现代意识交汇。他虽已年至八旬,仍在不断地探索与追求,曾感叹曰:“吾之艺,吾之虎,何时有如栩栩然之蝶,蝶之为蚁,健而化蛹,终而成蛾飞去者!”有此卓识,定能再拓一境。

  现代中国走兽画普遍存在画境不高的问题,匠气和老套路,是两大弊端,由吉溥先生的虎画,我们看到了一条走兽画的发展新路。

  名家简介:

  吉溥(虎禅)1927年生,江苏盐城人。江苏文史研究馆馆员(教授)、中国美协会员,中国文人虎画开派画家。

  虎画《雄视图》获日本第二十八届全日书画大展国际艺术大奖;

  虎画《诸子争鸣图》参展第六届中国艺术节《国际中国画大展》;

  作品多次参加中国文史馆员书画大展;

  事迹入选世界名人录;

  出版有《吉溥虎画作品》等著作多部;

  虎画作品发表于《现代中国画史》;

  作品参加世界六大城市巡回展览;

  多幅作品被港、台、美、日收藏家收藏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吉人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